有人知道女性的着床成功怀孕后腋下体温图上是怎么变化的吗?

26 关注
7917 浏览

有人知道女性的着床成功怀孕后腋下体温图上是怎么变化的吗?

我和我先生俩人打算今年备孕,但是还没有怀上,上周末我们去做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俩人都做了胸透和碳13呼吸的检查,当时问医院的体检医生,做胸透和碳13呼吸影不影响备孕,所以每个月都会按时检测排卵期,这个月用排卵试纸监测到峰值了,然后和老公同房了一次,两天后排卵试纸测试到值在降低,然后又同房了一次,从同房后开始腋下体温就一直在升高,最高的时候达到37.2,之前也一直在做体温监测,排卵期没有这样高了又低,低了又高,一般就是一天。看到网上说着床体温变化是受精卵着床的首要身体症状。所以就想咨询下女性受精卵着床成功的话,也就是怀孕后体温会怎么变化?求体温变化图分享!
陈庆祥
最后编辑于2022-12-20 17:44
分享
陈琼的主页
陈琼
已帮助23位姐妹
发布于2022-05-28 15:51

着床成功怀孕后腋下体温变化首先开始着床时会下降0.5度左右,持续一天后在开始回升到原本的温度,着床成功后体温普遍开始升高趋势的,一般比孕前高出0.3-0.5℃。从着床到成功怀孕这个过程中虽然会有所变化,但总体的体温还是保持在37度左右的,浮动的范围是不大的。

想要达到成功怀孕的目的,就要先使精子和卵子结合成的受精卵成功在子宫内着床,而女性在着床前后体温是会发生规律变化的,并且都会因此来判断自己是否成功怀孕,我们可以来具体了解一下从受精卵着床开始到成功怀孕后腋下体温变化图,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1. 1. 着床时先降低0.5度。植入受精卵后,女性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毕竟每个母亲都有不同的体质和体温。但是在受精卵着床后,母亲的体温将在短时间内下降,可能会比平时下降约0.5度左右;
  2. 2. 一天后恢复到原本体温。着床卵着床后体内孕酮的分泌量会增加,孕酮可以稳定子宫,有利于胚胎着床发育,并且还具有升高体温的作用,持续一天低温后,第二天就会慢慢回升到原本体温;
  3. 3. 成功怀孕后体温上升0.5度。在怀孕后体温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初期的基础体温大约在37°左右,比平常高出0.3-0.5度,这样一个水平的温度会一直持续到怀孕中期,大约13周左右,之后孕妈的体温就会恢复找正常水平了。

当胚胎着床成功后,自身的人体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动的数据,并且由于每一个准妈妈的身体体质不同,原本的体温就是不同的,但是通常只要怀孕后身体温度上都会有所提升,只是具体提成的度数会有所不同,也不要因此而过于担心了。

当女性怀孕后身体的体温都会出现略有升高的情况,但是体温升高并不代表着就一定是怀孕了,也可能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在受精卵着床成功后,除了在身体腋下体温上发生变化外,有这些迹象也可以说明自己已经怀孕了,所以应该全方位的进行判断。
  1. 1. 尿频。这个也是在怀孕以后会出现的一个信号,因为这时候的血流量会增加,血流量增加以后就会对人的肾脏造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会直接导致孕妇出现尿液增加的情况;
  2. 2. 腹部坠胀感。主要是因为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所以会有轻微的腹部坠胀感,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过度担心。

着床成功怀孕后腋下体温图变化是先下降0.5度后在恢复到原本体温,最后再呈现上升0.5度的趋势,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降温升温幅度上可能会有所差异。
没有更多啦
摘除子宫
摘除子宫,又被称之为子宫切除术,一般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以及患者年龄的不同,采取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全切除、次广泛切除和广泛切除等不同手术方式,该项手术很适合子宫肿瘤、子宫疾 ...
供卵
供卵也就是供卵试管婴儿,适用于身体缺陷而自身卵子无法完成受孕的备孕女性,或者多次常规试管技术助孕都失败的女性,然后通过借助第三方供卵进行试管婴儿移植。虽然供卵试管与普通试管在流程上 ...
三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三岁宝宝的标准身高应该在98cm左右,体重则在14kg上下,宝宝的性别不同,其身高体重等发育数据会出现一些差异,所以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性别对照这些数据。如果宝宝的身高体重略高于或低 ...
美卓乐
美卓乐,通用名甲泼尼龙片(甲基强的松/甲基氢化泼尼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女性内分泌调理等,而临床上也常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
日本试管婴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育龄夫妻面临生育困境,虽然国内有很多试管婴儿医院,但对于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不孕不育患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去国外试管助孕,所以国外试管婴儿也是发展的很火热,就 ...
第四代试管婴儿
第四代试管婴儿,又称为胞浆置换与胚胎移植技术,其具体机制是将卵子质量不好的患者的卵细胞核,用人工移植的办法放到健康女性卵细胞浆中,然后再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植入女性体内的技术。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