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关注
8457 浏览
摊上“高需求”宝宝别嫌烦,你的耐心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生老大后特别好带,几乎是吃完睡、睡完吃,即使喂夜奶也不折腾人,推娃出门就往婴儿车里一放就好了,他就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看到老大这么省事,自然萌发了要二胎的想法,可是二胎落地后家长才发现,和老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同一个妈生的两个娃,个性相差太大。老二从小不抱就闹,依赖父母,昨天用过的方法明明奏效,今天却又失灵了,害得家长大呼“上当”,早知如此,就不要二胎了。现实生活中,像这类“爱折腾”的宝宝还真不少呢。其实,这类“爱折腾”的宝宝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高需求”宝宝。高需求宝宝之所以让人感到头疼,主要是他们的精力旺盛,超级好动,属于自燃型宝贝,总是能找到让他们兴奋的点。带他的人会很累,宝宝似乎无时无刻都在探索周围的世界,你刚刚给他收拾好这边的玩具,马上又去鼓捣花盆了,根本停不下来。但同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也让父母吃惊。刚开始或许你会感到烦躁,无能为力但是到后来你会发现,高需求宝宝小时候或许很麻烦,但在青少年时期他的优势将逐渐彰显。事实上,不少父母也发现了高需求宝宝身上这种明显的变化。很多宝妈表示耐心带娃一段时间,娃的变化让人难以置信,感到非常欣慰。所以,在拥有一个高需求宝宝和可能获得的高回报之间,对父母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并不吝惜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分享
滑动加载更多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于1899年3月6日诞生,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并且还能用于关节炎、抗血栓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经常被作为辅助治疗药物,而且用药的 ...

泰国试管婴儿
泰国是国内患者选择试管婴儿的热门地点之一,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有着较高的成功率以及相应开放的生育政策,而且泰国的试管婴儿技术领先中国很久,并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及费用,而且泰国也是将三 ...

生育金
生育金的全称为生育保险金,这是一项通过国家立法的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对象主要有女性职工及其配偶,可以为女性职工因生育而中段劳动提供生活保障和物质帮扶,生育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生育津贴 ...

唐氏综合症
唐氏综合征就是先天愚型儿,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之一,孕妇之所以生出唐氏儿的原因包括怀孕年龄大、有过流产史、受到病毒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等,而生下的唐氏综合征 ...

抓周
抓周也叫拈周、试周等,是一种民间习俗,主要是在小孩周岁举行的一种仪式,此仪式和大家经常说的满月礼、百日礼等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庆祝新生儿诞生的传统仪式,我国的小孩基本都会经历这个, ...

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指的是血浆中除了蛋白质之外的一种含氮化合物,是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体外的物质,临床上会通过一些检查来检测血尿素氮的数值,当这项数值升高的时候,一般被考虑为肾功能不全,而当血尿 ...
应对高需求宝宝的关键就是“耐心”,千万不要嫌孩子烦。需求不断、性格敏感、精力充沛、哄睡困难是“高需求”宝宝最为典型的特征,当你家的宝宝出现这样的特征时,一定要忌讳对宝宝吼骂,吼骂只会让孩子更加敏感、脆弱。现在你可能会觉得孩子难带,但是研究调查发现,高需求宝宝的性格特征日后会成为他的优势!
美国育儿专家做实验时发现,高需求宝宝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学霸。强烈的情感需求和敏感的性格,让他们更容易学习和接受新知识。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在入学后学习成绩更出色、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更好。
所以说,当你家里出现高需求宝宝时,不要太过担心,给宝宝正确的引导,以后孩子的前途无量。那么如何判断自己宝宝是不是高需求宝宝呢?他们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高需求宝宝的特征
除此以外,高需求宝宝还具有情绪不能预料、经常醒来、情感炽烈、恋奶、分离焦虑等特征。宝妈若发现孩子具有这些特征,请务必掌握适当的引导方式,对于这类宝宝,应对的方法与普通宝宝也是有所不同的。
应对高需求宝宝的方法
1、坚持母乳喂养
西尔斯认为:“让孩子哭个够都不会是对待小婴儿的正确方法,残酷点的想,哪怕你已然精疲力竭了,但除非你真的是连一根小指头都动不了了,否则你还是得在他的哭声中乖乖地爬起来,一晚上喂他十二次。没错,谁让你生了他呢!”
母乳喂养的好处无需多言,除此之外,你会发现母乳喂养是成本较低而又能很好回应宝宝需求的一种方式。对于拥抱、黏人、亲密这些要求,母乳喂养都能达到。所以在能坚持的情况下,还是主张做奶牛妈妈更好些。
2、积极回应宝宝需求
高需求的宝宝自然希望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得到满足,在规则范围内的,家长要积极做出回应。有时候,孩子只是对新换的餐具不满意,就请不要误会他不爱吃饭。
搞清楚宝宝的真正需求,再针对性地改进和提供帮助吧。迎合宝宝的需求不是溺爱,也不是无爱,在明白孩子真正所想后,及时回应也很重要。
3、多带孩子出去看看
既然高需求宝宝都比较好动,那就不要泯灭这种天性,千万别把他的天赋当成缺点给埋没掉。多带孩子走走,可以激发他探索世界的热情,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可以让娃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精力,家长带起来也不会那么吃力。
父母在做家务,或者出门游玩时,都可以将娃随时带在身边,以此来增强亲子关系,让孩子和父母更有默契,多一些共同经历的场景和事件。家有高需求宝宝,宝妈别嫌烦,悉心照顾,教育到位,宝宝长大后会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