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哺乳期的喂养之痛

0人评论
9151次阅读 发表于2023年7月13日 11:40:57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链球菌感染较少见,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产后哺乳期的产妇,尤其初产妇更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如处理不及时,病程往往拖延很长,严重者可并发全身化脓性感染,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影响婴儿的正常哺乳。

发病部位
乳房
就诊科室
胸外科、妇科
典型症状
乳房肿块、乳房疼痛
检查项目
乳房B超、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近些年,随着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女性产后患急性乳腺炎的概率有所下降,但仍旧较高。据2017年美国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为9.5%~33%,这意味着每10个哺乳期妇女,就有1~3人患乳腺炎。

近年女性产后患急性乳腺炎概率下降

形成原因

除产后全身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急性乳腺炎(细菌性)主要由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引发。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则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

基本病因

急性乳腺炎(细菌性):乳汁淤积

  • 乳头发育不良,如先天性乳头内陷、扁平或乳头过小,以致乳管排乳不畅;
  • 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或产妇授乳经验不足,每次不能将乳汁排空;
  • 乳管不通,如乳管开口堵塞,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急性乳腺炎(细菌性):细菌侵入

  • 细菌自乳头破裂或破损处侵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腺叶间和乳腺小叶间的纤维脂肪组织,继而引起化脓性感染;
  • 细菌直接侵入乳管,逆行至乳腺小叶,并停留在淤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乳管炎,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很少血行感染。
细菌入侵会导致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是由乳汁淤积、细菌入侵引起的感染所致。该病情好发于哺乳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以及妊娠期女性,可由乳头皲裂、乳腺管堵塞、乳汁淤积诱发。

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

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乳房炎性病变。其中,新生儿急性乳腺炎是由于雌激素或促乳腺分泌素的短暂影响而引起的;青春期急性乳腺炎是由于暂时性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炎性病变。

诱发因素

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大、疲劳、罹患其他疾病、受寒等一方面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减弱,另一方面会促进菌群失调。

母亲因素:

  • 乳头内陷或扁平;
  • 乳头皲裂,乳头白膜;
  • 乳管闭塞,乳管慢性炎症;
  • 乳汁量过多或哺乳次数少;
  • 不注意乳头乳晕局部清洁;
  • 既往乳腺炎病史;
  • 乳房遭受外伤;
  • 不正确的离乳方式;
  • 精神压力大或过度劳累;
  •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

婴幼儿因素:

  • 婴儿腭裂或舌系带过短;
  • 含接乳头姿势不正确;
  • 拒绝吸吮乳头。
  • 母婴配合因素
  • 非按需哺乳模式;
  • 母婴分离;
  • 哺乳姿势不正确等。
女性在哺乳期注意喂奶方式

急性乳腺炎发生人群和阶段广泛,女性在哺乳期的任何时间阶段因外界环境、体质因素、卫生清洁不合理等,是诱发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症状表现

急性乳腺炎[1]病人感觉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随着炎症发展,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常有病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一般起初呈蜂窝织炎样表现,数天后可形成脓肿,脓肿可以是单房或多房性,深部脓肿还可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进而形成乳房后脓肿。

典型症状

急性乳腺炎(细菌性)

乳头炎和乳晕炎:由于乳头和乳晕部的皮肤皱褶不平,乳晕范围内又有丰富的乳晕腺、皮脂腺和毛发等结构,绝大多数哺乳期妇女的乳头、乳晕上都带有细菌,40%左右的婴儿的口腔内带有致病菌;该部位皮肤比较脆弱,很容易受乳汁、汗液的浸泡而发生糜烂或湿疹,上述这些因素是形成乳头炎、乳晕炎的重要原因。

乳晕下复发性脓肿:乳晕下复发性脓肿比较少见,其主要见于中、青年妇女,发病原因与授乳无关,致病菌经乳晕区的皮脂腺或汗腺侵入到皮下,并在乳晕区皮下形成一个如绿豆粒大小的硬结。局部轻微疼痛,硬结表面皮肤略呈红色,数天后即可溃破流出少许淡黄色脓液,而后形成一条细小窦道,待窦口闭合后,炎症可复发。

乳晕下复发性脓肿

乳腺周围脓肿:位于乳房皮下或发生在胸大肌筋膜前方、乳腺组织后方的化脓性感染,可形成脓肿,即乳腺周围脓肿,位于乳房皮下的脓肿由于位置浅显,患者局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轻微或缺乏,脓肿易向皮肤外破溃,发生在乳腺后、胸大肌筋膜前的疏松结缔组织层的脓肿,亦称为乳房后脓肿。

乳腺炎和乳腺脓肿:乳腺炎是乳腺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乳腺炎较乳腺周围炎多见,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炎症,多发生在产后第3~4周内。其可以是单侧乳房发病,也可是双侧乳房同时发病,炎性病变仅侵犯一个乳腺腺叶者少见,大多数的情况是侵犯数个腺叶,甚至所有的腺叶同时受累。

乳房弥漫性蜂窝织炎:本病的特点,是炎性病变迅速侵犯了几乎整个乳房,病情严重,患者伴有高热及严重的全身症状,有时患者可迅速并发脓毒血症,早期无脓肿形成的征象,而晚期亦可形成乳房脓肿。

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

新生儿急性乳腺炎:新生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临床有时可见到乳腺轻度肿胀、变硬,乳房皮肤略微发红等急性炎症的表现,临床也可见到在乳房肿胀的同时,从乳头中分泌出乳汁样的液体,如果强行挤出这种液体,或者虽然无外伤而有致病菌侵入乳腺时,则可引起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青春期急性乳腺炎:青春期急性乳腺炎,大多发生在性成熟期的14~18岁男孩和女孩,患者表现为乳房略微增大、胀痛、压痛等急性炎症的征象,个别患者的乳头上有乳汁样分泌物溢出,极少数患者的乳房可中等度肿大、乳头凸起,乳头、乳晕着色。

青春期急性乳腺炎

如果患者感到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出现具有压痛的硬块,乳房皮肤表面红热,乳头有分泌物溢出,患者同时还有发热等全身反应等情况;或者新生儿乳腺轻度肿胀、变硬,乳房皮肤略微发红;或者青春期孩子乳房有略微增大、胀痛、压痛等急性炎症的征象,或有乳汁样分泌物溢出等,请及时就医。

检查诊断

当患者感觉到乳房不舒服的时候,可到医院的乳腺科、乳腺外科、乳腺中心等就诊,基层医院如果没有乳腺相关科室,可选择普通外科或外科就诊,而判断急性乳腺炎的方式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来进行。

相关检查

  1. 1. 急性细菌性乳腺炎患者的化验血常规改变,主要表现在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增加,这种改变以乳腺炎和乳房弥漫性蜂窝组织炎尤为明显;
  2. 2. 急性乳腺炎在X线片上,显示乳房皮肤肿胀、增厚,间质阴影增生扭曲,血管明显增加。这些表现与炎性乳腺癌相似,但经短期的治疗观察,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3. 3. 病理检查:急性单纯性炎症期,乳腺组织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病变范围一般较局限,乳腺及导管内有乳汁淤积;
  4. 4. 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期,炎症进一步发展,进而引起局部组织破坏,大量中性粒细胞坏死、液化,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感染病灶,治愈后病灶可留有纤维性硬结;
  5. 5. 脓肿形成期,如炎症继续发展,局部组织可大量坏死、液化,大小不一的感染病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
乳房不舒服应及时检查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第一个一般就是要做查体,看一看有没有红肿热痛压痛感之类这种情况,还有就是有没有波动感的这种化脓性的包块之类的这种情况,第二个就是要做个彩超,看一看具体的情况,如果要是确定是化脓性的乳腺炎症的话,有可能到时候还得把乳液抽取出来,或者说做口引流。

鉴别诊断

  1. 1. 湿疹样癌:乳头炎和乳晕炎的诊断并不困难,而在乳晕下蜂窝组织炎形成之前,应和湿疹样癌相鉴别,Paget病多为非哺乳期妇女所患,男性亦可患此病;
  2. 2. 急性炎性乳腺癌:发病后整个乳房迅速增大甚至2~3倍,乳房皮肤上毛孔深陷,呈“橘皮样”,皮肤明显的潮红、发热、水肿,有轻度触痛,但检查时摸不到明显的肿瘤状肿块,亦无凹陷性水肿的表现;
  3. 3.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任何年龄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均可发生乳腺癌,但是由于此期整个乳房处于生理性增生肥大的状态,所以隐于乳腺中的癌块易被误认为是乳腺炎乳汁淤积肿块,若此时婴儿拒绝吸吮该侧乳房的乳汁,则必须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应断乳后做进一步检查,进行鉴别;
  4. 4. 男性乳房发育:性成熟期的男子如出现一侧乳房,或两侧乳房有处女乳房的形状及大小,而无发红、无局限性压痛、无硬索状肿物及淋巴结肿大时,应考虑为男性乳房发育;
  5. 5. 乳痛症:乳痛症亦称为乳腺组织增生症,患者多为25~40岁的女性,国内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9岁,本病的特点是触不到肿块,而是以疼痛为主,疼痛70%位于乳房的上部,为间歇性、弥散性钝痛或针刺样痛。

急性乳腺炎如果到专科的医院或者到乳腺专科来看,应该是比较好确诊的。如果哺乳期的妇女有发热、有乳房的红肿热痛、一般就会明确乳腺炎的诊断了。当然,如果是非哺乳期妇女,有时候要跟一种叫炎性乳癌,这样一种特殊的乳腺癌进行鉴别。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早期呈蜂窝织炎表现而未形成脓肿之前,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因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可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的结果,可试用青霉素,或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钠,或头孢一代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对青霉素过敏者,则应用红霉素,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做脓液抽吸或脓肿切开引流。

一般治疗

  1. 1. 保持清洁:喂奶前应清洗乳头、婴儿的口腔及乳头周围;
  2. 2. 排尽乳汁:在炎症初期可以继续哺乳,如有乳头皲裂或破坏,须暂时停止喂奶,还可行乳房局部推拿排出淤积的乳汁,保持乳管通畅,并能促进淋巴回流,减轻乳房肿胀,推荐采用“六步奶结疏通法”;
  3. 3. 局部外敷:急性炎症型乳腺炎禁热敷,原因一是热敷后乳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丰富,皮温升高,会使得乳房水肿加重,二是热敷后乳房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4. 4. 物理疗法:物理治疗方法可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组织滲出物吸收与消散,降低组织间的张力,从而使局部水肿减轻、疼痛缓解的作用。通过生物调节还有增强局部抗感染能力的作用,故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哺乳后保持乳房清洁

对于急性乳腺炎的一般治疗,应当属于治疗方式中较为简单的,在日常生活中细心一些就能够做到的,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吧。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患者应停止哺乳,可口服溴隐亭,或已烯雌酚,或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至乳汁停止分泌为止。

手术治疗

  • 激光打孔:该术式是在脓肿波动最明显的部位打孔,并吸出脓液,然后将抗生素推进脓腔进行治疗,此方法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同时也可避免每日换药。
  •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该术式是在脓肿最低点,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位于乳晕部位的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切开后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多房分隔,以利引流,脓腔较大时,可在脓腔的最底部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若脓肿已经形成,任何良好的抗菌药都不能代替手术切开引流,引流的方法有很多种,其目的都是将脓液排出,使炎症早日痊愈。

中医治疗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外吹乳痈”,治疗主要以内治口服中药和外敷中药为主,内外综合治疗的主要原理为清热解毒、除湿化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 外敷:将金黄散加热后敷于患处,在温度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乳腺导管和乳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可以缓解局部症状,减轻疼痛。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可有效缓解病症;
  • 内服中药常按照不同分期进行辨证治疗。
急性乳腺炎可以用中医方法治疗

初期症见:气滞热蕴乳房局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成脓期症见:热毒炽盛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治法:清热解毒,托毒透脓。

溃脓期症见:正虚邪恋溃破后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或低热不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治法:益气和营托毒。

其他治疗

超声引导下脓肿细针穿刺冲洗术:许多临床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可以代替切开引流术。细针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优点突出:操作简单快捷,门诊可实施,无切口无瘢痕,无须换药,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且不影响母乳喂养,其应作为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期治疗的首选方案。

切开置管冲洗引流术:早期使用该技术时所有脓肿患者均使用置管引流,也能达到彻底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的目的,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可缩短残腔闭合时间。由于手术切口小,治疗期间具有无须频繁换药且不影响愈合,且较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有减轻乳管损伤的特点,但与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冲洗术比较仍有创伤较大的特点。

急性乳腺炎其他治疗方法很多

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术:超声引导下术者利用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将脓液抽吸干净,同时将脓肿壁坏死组织一并切除,也可在切除后留置引流管冲洗。但是目前没有研究证实,该方式较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引流术及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术更有效,且该治疗方法费用高昂,故需谨慎选择。

预防措施

  • 乳头内陷或扁平:患者每天进行数次提拉训练、挤捏乳头训练或吸乳器吸引牵拉。
  • 乳头皲裂:哺乳时应用正确的乳头含接方式、哺乳姿势,涂抹蛋黄油预防和治疗乳头皲裂,婴儿出牙时咬的伤口要尽早处理。
  • 乳管闭塞/乳管慢性炎症:患者应使用正确的检查乳房方法,以及时发现是否有硬结、疼痛或局部红斑形成,如果发现有乳汁淤积,应保持排乳通畅。
  • 乳汁量过多或喂奶次数少:一般不建议过度使用吸奶器,适当手排。
  • 精神压力大或过度劳累:产后抑郁焦虑也是乳腺炎形成的诱因之一,而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又因疾患疼痛,对母婴分离、不能继续哺乳,而有精神压力,因此,良好的心理疏通能更好地促使患者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曰康复。
  • 乳房遭受外伤:避免婴儿踢打、侧卧挤压乳房等。
  • 不正确的离乳方式:减少哺乳次数及每次哺乳的时间,逐渐离乳。
  • 哺乳姿势不正确:应使用正确的哺乳含接方法,婴儿吸吮时不仅要含住乳头,还要含住大部分乳晕;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感染。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针对该疾病,需要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乳腺检查,避免出现炎症。

参考资料
1.马祥君.《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四级预防方案的可行性》.中国妇幼保健
[引用日期 2023-07-13]
如果您对该内容存疑,请点击右侧纠错
纠错
免责声明:

孕小帮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辛苦创作,用心动赞美作者
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