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肿瘤、妊娠...D-二聚体升高究竟该怎么解读?

48 关注
9029 浏览

血栓、肿瘤、妊娠...D-二聚体升高究竟该怎么解读?

我今年28岁,和老公结婚三年的时间了,目前怀孕有4个月左右,今天去做产检的时候,医生说我的D-二聚体升高,有可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甚至脑梗或者心梗,让我明天再去做一个彩超检查。我是第一次知道D-二聚体升高,听说有可能是血栓、肿瘤、怀孕导致的,想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
龚文杰
最后编辑于2022-12-20 22:23
分享
阿里西西的主页
阿里西西
已帮助4位姐妹
发布于2021-09-28 17:06

D-二聚体是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最重要的实验室指标,不同试剂正常值范围不同,通常小于0.5mg/L。D-二聚体升高的原因很多,对于一些不能解释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即使不存在临床表现,也应考虑VTE可能,在排除血栓性疾病和肝肾疾病后,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可能。

D-二聚体升高的原因

1、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PE疑诊患者,D-二聚体意义不大,可直接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或超声心动图检查。

2、主动脉夹层

发病24小时内,当D-二聚体达0.5mg/L时,其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7%,故可作为AAD诊断的排除指标。

3、心梗

在急性心梗(AMI)患者中可以观察到D-二聚体的升高,且使用尿激酶溶栓后D-二聚体的浓度较前下降,因此,冠心病患者伴有升高的D-二聚体可能预示着更高的AMI风险。

4、溶栓治疗

在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D-二聚体持续上升或下降缓慢,提示存在新发血栓,溶栓药物用量不足;如果D-二聚体变化不大,则可能为陈旧机化的血栓。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征是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状态。

6、恶性肿瘤

肿瘤可引起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可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

7、肝病

D-二聚体的浓度可作为一个判断肝脏受损程度的标志:肝功不全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导致出血和启动凝血-纤溶的正反馈过程,D-二聚体继发升高;肝衰时,解毒作用下降,炎性因子和病原可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同时纤溶酶原激活物能力下降,也造成纤溶亢进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

8、妊娠

在妊娠期各个阶段,均可存在静脉血瘀滞、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等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病理因素;生理改变则可导致静脉内血容量增加、静脉血管扩张,在妊娠3个月后更为明显。

没有更多啦
河北试管婴儿
河北不仅是拥有众多历史古迹的省市,就连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也算是个大省,光做试管婴儿的医院就有24家,且都能开展一代试管婴儿、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比较知名的试管医院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泰国试管婴儿
泰国是国内患者选择试管婴儿的热门地点之一,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有着较高的成功率以及相应开放的生育政策,而且泰国的试管婴儿技术领先中国很久,并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及费用,而且泰国也是将三 ...
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指的是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大多数表现为不孕、月经失调或习惯性流产,这都是不利于胚胎着床的。而之所以会出现黄体功能不全,主要原因在于卵泡期失调、黄体期失 ...
夜针
夜针是指促排卵针,包含绒促性素,或重组绒促性素,采用肌肉注射的办法摄入体内,可以促使卵子成熟,让卵丘细胞松散,让卵丘细胞松散,使卵子易于从卵泡壁中脱落,可以帮助取卵,因为大部分注射 ...
避孕方法
避孕方法是比较多的,比如常见的药物避孕、节育环避孕、结扎避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没有备孕计划的女性规避怀孕风险,其中最有效的宫内避孕环避孕,据统计,该办法的避孕准确率高达99%左 ...
促排
促排指促排卵药物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是辅助生殖技术的环节之一,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女性在正常月经周期中,由于雌孕激素的作用自然而然排出卵子的过程,二是通过服用促排卵药物,从而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