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0人评论
4463次阅读 发表于2023年8月28日 18:00:3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可以侵犯全身多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使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引起全身多脏器和组织受损。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
常见症状
蝶形红斑、发热、关节痛
常见病因
病因未明,与遗传、内分泌、感染有关
多发群体
20~40岁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以10~40岁年龄段最为多见,患者女性人数与男性人数之比约为9: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除了性别、年龄,还因人种而异,以黑人为最高,我国汉族次之,全球平均患病率为(12~39)/10万,黑人为100/10万,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约为(30.13~70.41)/10万。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

形成原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学者认为是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及雌激素有关,阳光曝晒、服用特定药物、感染、口服雌激素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加重。

发病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是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病与如下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当大家在感受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遗传因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是普通人的8倍;
  • 单卵双胞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是异卵双胞胎的5~10倍;
  • 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家族中,也常有人患有其他种类的结缔组织病。

环境因素

  • 阳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在晒太阳后发病,可能与紫外线使皮肤部分细胞凋亡,引起抗原暴露或新抗原暴露称为自身抗原有关;
  • 药物及化学试剂:可以使DNA甲基化程度降低,从而诱发药物相关的狼疮;
  • 感染:病原微生物同药物一样,也是常见的引起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的外来物质。

雌激素

流行病调查显示,育龄期妇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发病人数比达9:1;而在儿童及老年人中,女性、男性发病人数比则降至3:1;妊娠期雌激素分泌量急剧增加,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也会加重。

症状表现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1]可损害全身各器官,因此症状十分多样、复杂,症状可随病情的缓解、复发而呈现轻重交替的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发热、对光敏感、皮疹、淋巴结增大、肌肉关节疼痛、头疼、疲劳等表现。

典型症状

全身症状:当系统性红斑狼疮进入活动期时,大多数患者会变现出全身的炎症症状,包括发热(低、中度热为主)、乏力、疲倦、厌食、体重下降等。

皮肤与黏膜症状

  • 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所特有的皮疹,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表现为鼻梁部和两侧颧部,类似蝴蝶型的区域红斑,大多无明显瘙痒感;
  • 黏膜溃疡:系统性红斑狼疮进入活动期时,可能出现口腔、鼻腔黏膜的无痛性溃疡,一旦发现,应引起重视;
  • 脱发及斑秃: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皮肤的表现,如患者发现近期脱发较严重,提示疾病进入活动期,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斑秃往往是永久性的;
  • 其他皮损:疾病出现高度活动时,会出现一系列血管炎表现,如手指及掌腹部红色痛性结节、甲周红斑、皮肤溃疡、指端缺血坏死等,一旦发现,要尽快就医。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表现为斑秃

肌肉、关节症状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的肿痛、晨僵,其中以指、腕及膝关节最为多见;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血管炎及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还可能引起股骨头坏死,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

浆膜炎症状

浆膜是衬贴在体腔壁及内脏表面的薄膜,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受累时,会引起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腹水,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1. 1. 胸腔积液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及心悸等症状;
  2. 2. 心包积液症状:心包积液较多时引起心脏受压,出现各种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呈端坐呼吸、呼吸浅快,并可伴有面色苍白或发绀;还可引起上腹部胀痛、肝脏肿大及全身水肿;
  3. 3. 腹腔积液症状:可有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腹腔积液较多时,还可看到腹部隆起。

神经精神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神经系统的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头痛、癫痫、肢体瘫痪、面瘫、视力受损、三叉神经痛、感觉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幻觉、错觉、自杀倾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痴呆等精神症状。

血液系统症状

无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时还是平时,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都较为常见,贫血可有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食欲降低、恶心、腹部不适、便秘、腹泻、心率和呼吸加快等症状,白细胞降低可引起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

心血管症状

  1. 1. 心包炎:主要表现为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的心前区疼痛,并可向颈部、左肩、左臂和上腹部放射;如引起心包填塞,还可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心悸、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2. 2. 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心内膜炎常出现瓣膜边缘的赘生物,若赘生物脱落,可能引起不同脏器栓塞和产生相应症状,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
  3. 3. 心肌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心肌损害时,可有心前区不适、气短、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各种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4. 4. 冠状动脉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可以直接损伤冠状动脉外,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最终,表现出冠心病的症状,如心前区不适、心绞痛,心绞痛可向颈部、左肩、左臂和上腹部放射,严重者还会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会导致心肌损害

除了以上的症状,还有的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消化系统受累,除了会表现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外,引起相应脏器病变,也会有相应的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眼底病变、结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和视神经病变,导致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损。

就医检查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侵犯全身各系统,因此非专业人士往往难以通过症状判断疾病,无论身体出现任何不适,不会自行缓解,最好去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优先就诊于风湿免疫科,部分患者严重累及其他系统后出现相应症状,必要时可至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如有狼疮性肾炎的患者也可就诊于肾内科。

查体

  • 全身:医生可通过视诊观察患者全身的皮损状况;
  • 头部:医生除了通过视诊,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面部典型皮损外,还可初步判断患者视力受损的情况,以及眼和口是否异常干燥;
  • 胸部叩诊:可以发现胸腔积液;听诊:可以发现较为明显的心包积液、心功能异常、心脏瓣膜改变,肺部的炎症性改变以及较严重的肺间质病变;
  • 腹部叩诊:可发现较明显的肝脏和脾脏异常增大或缩小,腹水;触诊:可在出现较严重腹腔内脏器病变时出现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听诊:可通过肠鸣音来评估肠道运动功能。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常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减少;
  • 尿常规:系统性红斑狼疮侵犯肾脏时,可出现尿异形红细胞、管型尿,以及尿蛋白异常增多;
  • 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系统性红斑狼疮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脑脊液中细胞数可增多,白蛋白含量可升高,氯化物和葡萄糖水平多正常;
  • 肝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侵犯肝脏,会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酶异常升高,胆红素也可升高;
  • 补体:补体C3、C4、CH50降低,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进入活动期。
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影像学检查

  • 超声:主要用于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心包积液、心肌及瓣膜病变、肺动脉高压等;
  • CT:胸部高分辨率CT有助于肺间质病变的发现与随访;
  • 头磁共振成像(MRI):主要用于监测脑血管及脑实质的病变。

另外,还有的检查方法就是特殊检查,名叫腰椎穿刺,是一种用针从腰部刺入脊髓腔,抽取脑脊液的常规诊断方法,部分情况下也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腰椎穿刺可抽取脑脊液用于化验,帮助诊断,另外,此时脑脊液压力常升高,腰椎穿刺也可及时发现。

治疗方法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无法根治,只能经过规范治疗后达到长期缓解,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个体化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及早用药,缓解后维持用药巩固治疗,维持长期稳定状态。

药物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在轻症狼疮和累及重要脏器时有很大的区别。

  • 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用于短期内控制关节炎,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肾脏损伤等副作用;
  • 抗疟药:抗疟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基础药物之一,可控制皮疹,减轻光过敏,还有助于维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稳定,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常用药物如氯喹、羟氯喹;
  • 糖皮质激素:轻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既可以短期涂抹外用激素制剂治疗皮疹,也可以在抗疟药和NSAIDs疗效不佳的基础上,加用中小剂量口服激素,但是,如果是面部外用激素,要尽量避免强效激素,即便用,也不应超过1周;
  • 免疫抑制剂:如口服激素疗效仍不佳,医生还会加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钙调蛋白抑制剂等免疫抑制剂,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加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激素减量;
  • 糖皮质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时,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让患者口服较大剂量的泼尼松,如病情缓解,可在随后的2~6周内缓慢减量,最终以小剂量长期维持治疗;
  • 免疫抑制剂:大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同时,需要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以利于更好的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减轻重要脏器的损害,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的复发,并减少长期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相应的副作用;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当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危重,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时,医生还可静脉注射大量免疫球蛋白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近年来,生物制剂也开始逐渐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贝利尤单抗和利妥昔单抗可诱导B淋巴细胞的溶解和凋亡,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反应对脏器的损害,有望成为新的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的药物。

参考资料
1.祝玉慧,魏春华.《白芍总甙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临床观察》.山东医药
[引用日期 2023-08-28]
如果您对该内容存疑,请点击右侧纠错
纠错
免责声明:

孕小帮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辛苦创作,用心动赞美作者
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文章作者
半吊子
3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疾病库
疾病库
721篇文章